北京卧佛寺(十方普觉寺)
北京卧佛寺即"十方普觉寺"。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、香山东侧,距市区30公里。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(627-649),原名兜率寺,又名寿安寺。以后历代有废有建,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。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。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。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,因此,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"卧佛寺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由于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像、卧佛寺由此而得名。卧佛身长5.2米,用铜25000公斤 、铸佛用工7000人。铜佛作睡卧式,头西面南侧身躺在一座榻上,左手平放在腿上,右手弯曲托首头部。据说这是释迦牟尼的纪念像。旁边站着12尊小佛像,是他的12个弟子。他们的面部表情沉重悲哀,构成一幅释迦牟尼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像。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"得大自在”的横匾,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。殿门上方亦有横匾,书有"性月恒明”,意为佛性如月亮,明亮兴辉永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建寺经历
卧佛寺建在西山。此山名为寿安山,也称五华山。寺依山势而建。站在寺前环顾,三面环山,寺正坐其中,能感到当年建寺选址之讲究。
卧佛寺始建于唐代,当时名为兜率寺。之后历代都有修建,寺名也随之变化。
先是元代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,名为寿安寺、昭孝寺、洪庆寺。
扩寺之始,有过诸多的故事。据旧志记载,元英宗继位后,于至治元年春下诏书,命令在京西修建大刹寿安山寺。这时,监察御史观音保、索约勒哈达默色、成珪、李谦亨上书极力劝阻,认为此时大兴土木,劳民伤财,不是在祈求福祉。元英宗非但不听,且杀死了监察御史观音保、索约勒哈达默色,杖打成珪、李谦亨,二人逃窜到边远的奴儿干。元英宗投巨资建寺,“给钞千万贯”,命令拜珠督建寿安山寺,后又增加“役卒七千人”。建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仅因施工而死的役军匠人就为数不少,每人给一百五十贯。元英宗视察寿安山寺,赐给负责监工的官员每人五千贯。
10年过去,元文宗至顺二年(1331年)正月,因寿安山寺未成,又下诏书,让中书省“给钞十万锭”为建寺经费,命雅克特穆尔、萨勒迪等作为建寺工役的总督,并把“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永业户”。
至明代,寺名改为寿安禅寺、永安寺,历经宣德、正统、成化、嘉靖、万历等朝5次大的修建,卧佛寺的规模趋于完整。其中,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明宪宗还在寺前建起了一座如来宝塔。据载,此塔高六丈九尺,阔五丈四尺,深三丈五尺。塔内藏有舍利。同时,还将香山乡民谢真等户内地五顷二十亩,赐与寿安寺如来宝塔供奉香火。
至清代,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清世宗赐卧佛寺名为十方普觉寺。为什么改名十方普觉寺?这在大殿前恭立清世宗御制石碑的碑文中有解释:“此七宝床上古佛,现前丈六金身,盖覆大地,占断三际,不往不来,岂非一佛卧游十方普觉欤?”
乾隆年间,又对卧佛寺进行了大修。香檀卧佛之殿改为三世佛殿。新建了西路行宫院和琉璃牌坊,成为现在看到的格局。
寺因此山秋季树叶多为黄色,故在文人笔下又称为“黄叶寺”。
卧佛寺由来
有人会产生疑问,历朝历代,不曾叫过卧佛寺?是,卧佛寺只是俗称,因元以后寺内供奉着两尊卧佛而得名,明代已有记载。一为香檀像,唐贞观年造;一为铜像,元英宗时造。《元史?英宗》载:“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寺佛像”。一个寺内有两尊卧佛,一木一铜,实属难得。木像放在三世佛殿,铜像放在后面卧佛殿。现在能够看到的仅是铜卧佛,香檀木卧佛在清代已不知去向。
卧佛寺坐北朝南,建筑规整,对称严谨,环以花园,水石奇秀,竹树交荫。整座寺院背靠寿安山,共四进殿院,左右围以廊庑配殿。天王殿、三世佛殿、卧佛殿、藏经楼,依次由南而北排列在中轴线上,中轴线东侧为斋堂、大禅堂及霁月轩、清凉馆、祖堂等。西路院为行宫院,雍正、乾隆两代皇帝所修。行宫院前后五重院落,三座行宫。院里有两组假山,名曰“积云”。清高宗在行宫内多有诗作。东路院共五进院落,为僧舍。前面还有一小院。三组建筑平行排列,组成一个长方形整体。
卧佛寺曾以塔为山门,“寿安寺白塔卓山门上”。清代,山门旧塔已无存,改建起牌坊。现在看到的是复建的智光重朗牌坊。过了此牌坊,有古桧百余棵。现在的几十棵古桧中间,夹着补种的桧树,排列在香道两旁。顺山势上望,桧树粗干茂冠,荫敝着道路,有森然之感,心立刻沉寂下来。行走在香道,仰慕古刹,心生肃穆。
眼前忽一亮,一座四柱七楼的彩色琉璃牌坊无比辉煌。牌坊匾额为乾隆御笔亲题“同参密藏”,背面为“具足精严”。过了牌坊便是山门,正中门额上悬着“十方普觉寺”,原有雍正御笔,现为赵朴初补题。庭内有半圆形月池,也称放生池。池上有石桥一座,桥柱的汉白玉雕刻,十分精美。月池左右为钟鼓楼。山门后面是天王殿。
两尊卧佛
三世佛殿,居诸殿之最,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绿琉璃瓦黄剪边单檐山顶。殿前门额上悬有雍正御笔“双林遂境”木匾,门两侧有乾隆御题楹联:“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,宝幢珠珞梵宇妙庄严”。现在都为爱新觉罗.溥杰所题。那尊唐代香檀木卧佛当年供在此殿。
卧佛殿,寺内主殿,面阔三间,单檐歇山顶,黄色琉璃瓦,檐下为五彩斗栱,顶棚有彩画天花。门额前檐大匾“性月恒明”,为慈禧所题。两侧楹联: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,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。佛殿内上方有匾额“得大自在”,为乾隆皇帝所书。“得大自在”是释迦牟尼一生的写照,生前和死后都得到最大的自由。“性月恒明”则把佛性比作月亮,光辉永照。
那尊铜卧佛侧卧在榻上,头东脚西,面朝南方,双目微合,表情安详,体态均匀,衣褶流畅,右臂弯曲,右掌托头,左臂伸直,指掐吉祥印,似大彻大悟、心安理得的神态。这个卧式据说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伽城外圆寂前的姿势,描绘的是佛陀在生病时自感不起,就在娑罗树下向弟子们作最后一次教诲的情景,即佛教故事“释迦涅盘圣迹图”。卧佛长5.3米,重54吨,是北京现存最古、最大、最精的铜卧佛,做工极为绝妙,“渗金甚精”。卧佛身后三面环立着十二尊塑像,都是他的大弟子,亦称十二大士,即“十二圆觉”像。
殿后有五间藏经楼,楼后倚着山岗,山多林木,由蜿蜒曲折的石级登上山顶,可俯瞰全寺。现在山顶建了寿山亭。 此寺深得皇帝的崇敬,多有题字。《日下旧闻考》载:方丈恭悬清世宗御书楹联:花气合炉香馥郁,天光共湖影空明。禅堂联曰:苔益山文古,池添竹气清。方丈额曰:是地清凉。联曰:雨花点地成金粟,水月莹秋贮玉瓶。檐前联曰:云开春阁图书静,雨霁秋窗竹桂闲。全是皇帝御书。
清高宗在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立的石碑中,落款还钤上了少用的“古稀天子之宝”印章。寺内明代石碑有六块:一寿安禅寺记,一檀越题名记,是景泰三年(1452年)立;一明宪宗寿安寺如来宝塔铭,一敕谕碑,是成化十八年(1482年)立;一重修记,嘉靖三十五年(1556年)立;一明神宗寿安寺碑,万历十四年(1586年)立。碑文记载了寺的变迁。
游寺看娑罗
卧佛寺还有一独特的宝物,那就是三世佛殿前的两株娑罗树。以前曾有一说法,到这里就是游卧佛寺,看娑罗树。可见娑罗树之特殊。娑罗树相传是建寺时所植,有人说来自西域,也有人说由印度移来。娑罗树不断长大,不同志书上各有记述,明代时“可数围”、“大三围”, 清代时“大数十围”。娑罗树只在南方几个城市生长。而北方,卧佛寺娑罗树枝干参天,长得这样好,实属少见。
以前,五台山僧人放言说,娑罗树非常灵异。娑罗树确实有很多奇异之处:“不芘凡草,不止恶禽”。春夏之间,花朵开得像洁白的小玉塔,倒悬于枝叶间,很是好看。结下的子如同橡栗,古时僧人说,可以像菩提子一样做成念珠,也可砸碎下酒,治疗心痛病。
这种树只在此山独有。《宸垣识略》有详细描写:“娑罗,外国之交趾木也。叶似楠,皮如玉兰,色葱白。最洁,鸟不栖,虫不生子。能下气。花苞大如拳,叶似琵琶,凡二十余叶,相沓捧苞,类桐花,一簇三十余朵,经月方谢。”它和菩提树一样,被视为“宝树”,深得善男信女的喜爱。清代,娑罗树尚存。现在,只有一株,为后来补种的七叶树。据《词源》解释,娑罗树与七叶树不是一种,但两种树很接近。
殿前还有两株树,一海松,一海桧,极为高大、壮观。
卧佛寺也以泉胜。由寺右侧,出小门西行数十步,有小窦涌出泉水,叮咚清越。泉水注入石前的方池。方池不大。五华山上有“玉莲池”,《日下旧闻考》怀疑即指此方池。
池上有巨石突立,色如碧玉,三丈多高,称为大石盘。石盘上古人凿石为磴可以登大盘石。上面凭空建起观音阁,即观音堂,四周建有栏杆。作为地基,此处并不大,方圆数丈。一块石上能有如此设计,真是独具匠心。现在阁已无,取而代之建有一亭。阁左为山庙。当年,庙旁有重修水漕碑记,嘉靖辛丑年立。寺西北有万松亭。再西有龙王堂,为镇山上流下之水。
卧佛寺周围还有一些寺庙。东边有普福庵、五华阁遗址。普福庵俗呼为红门。西南有广慧庵,俗称为黑门,皆因庵门的颜色。当年庵内有一座明代石碑,由胡尚英撰写碑文,万历辛丑年立。出广慧庵沿山南行,为宏化寺,门内白松盘槐生长多年,颇显古老。现在,这几座寺俱废。
寺周围层岩夹道,树木岩石散置其间,可观赏,也可坐下小憩。当年,卧佛寺中多有牡丹,为宫中太监种植,供给皇上所用。盛开时,一地锦绣,富贵人家到这里游玩赏花,久久不愿离去。
山,各有特色。香山盛产杏,仰山盛产梨,而寿安山则盛产柿子。春日烂漫的花也不如秋天艳丽的柿,叶子红得发紫;橘红色的柿子,像点燃的灯笼,又像燃烧的火炬,黄昏时,点亮山野。
1957年和2001年,卧佛寺分别被列为北京市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樱桃沟
卧佛寺西北行约500米左右,即为樱桃沟。这是一条外广内狭的幽静峡谷,两侧是秀挺峻拔的山峦,一条婉蜒溪水清澈见底,再往西行约1千米,可见危峰对峙,陡壁如削,十分雄伟险峻,这是著名的金鸽子台。每逢雨季,可看悬崖陡壁上山水直泻而下,形成巨大的瀑布,飞沫高扬,吼声震耳,深秋时节,这里山林红叶,绚丽多彩,与香山红叶堪称双绝。
地址:海淀区卧佛寺路北京植物园